【蚕妇古诗带拼音】《蚕妇》是唐代诗人张俞创作的一首著名古诗,全诗通过描写一位养蚕妇女的辛劳与生活状况,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艰苦生活,同时也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。这首诗语言简练、寓意深刻,是学习古诗的重要篇目之一。
以下是《蚕妇》的原文及拼音标注,方便初学者或学生进行朗读和理解。
一、原文与拼音对照表
| 古诗原文 | 拼音标注 |
| 昨日入城市, | zuó rì rù chéng shì, |
| 归来泪满巾。 | guī lái lèi mǎn jīn. |
| 不知织布人, | bù zhī zhī bù rén, |
| 紫袍与朱绂。 | zǐ páo yǔ zhū fú. |
二、诗歌
《蚕妇》共四句,每句七个字,属于七言绝句。全诗通过一个养蚕妇女的视角,讲述了她外出卖丝归来后因看到官员穿着华丽的官服而落泪的情景。这种对比鲜明地揭示了社会阶层之间的巨大差距,也体现了诗人对普通劳动人民的深切关怀。
- 第一句:“昨日入城市”——养蚕的妇女昨天去了城里。
- 第二句:“归来泪满巾”——她回来时泪水打湿了手帕,表现出她的悲伤情绪。
- 第三句:“不知织布人”——她不知道那些穿紫袍红衣的人是做什么的。
- 第四句:“紫袍与朱绂”——这些官员身穿紫色的官袍和红色的腰带,象征着权贵身份。
整首诗语言朴素,却蕴含深刻的社会意义,是了解古代社会结构和劳动人民生活状态的重要文学作品。
三、学习建议
1. 朗读练习:通过拼音标注,可以更好地掌握诗句的发音,尤其是多音字如“为”(wéi / wèi)等。
2. 理解诗意:结合历史背景,了解唐代社会的阶级差异,有助于深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。
3. 拓展阅读:可以对比其他反映民间疾苦的古诗,如杜甫、白居易的作品,加深对古诗主题的理解。
通过学习《蚕妇》,我们不仅能提高古诗阅读能力,还能更深刻地体会到古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与思考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