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行业资讯 > 宝藏问答 >

当仁不让的典故

2025-11-15 16:58:46

问题描述:

当仁不让的典故急求答案,帮忙回答下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11-15 16:58:46

当仁不让的典故】“当仁不让”是一个源自《论语》的成语,常用来形容人在面对道义或责任时,不推让、不退缩,勇于担当。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对仁德的重视,也反映了古代士人应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。

一、典故来源

“当仁不让”出自《论语·卫灵公》篇:

> 子曰:“当仁,不让于师。”

这句话的意思是:在行仁德之事时,即使是老师也不应谦让。孔子强调,在涉及仁德的大事上,应当勇敢承担,不应因身份或地位而退让。

二、成语含义

词语 含义
当仁 面对仁德、正义的事
不让 不推让、不退避
整体意思 在面对仁德或正义的事情时,不应犹豫或退让,要勇敢地承担起责任

三、使用场景

场景 举例说明
职场责任 员工在遇到公司危机时主动承担责任,不推诿
社会义务 公民在公共事务中积极发声,不袖手旁观
学术研究 学者面对学术争议时坚持己见,不随波逐流

四、延伸理解

“当仁不让”不仅是对个人道德的要求,也体现了儒家文化中“知行合一”的理念。一个人不仅要明白什么是“仁”,更要敢于实践“仁”。这种精神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,鼓励人们在面对不公、责任或挑战时,能够挺身而出,不惧困难。

五、总结

“当仁不让”这一成语,源于孔子的教诲,强调的是在面对仁德与正义时的勇气与担当。它不仅是古代士人的精神追求,也是现代人应当具备的一种品质。无论是在家庭、社会还是职场中,都能看到它的影子。通过了解和践行这一精神,我们可以在生活中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责任,成为一个有担当的人。

表格总结:

项目 内容
成语名称 当仁不让
出处 《论语·卫灵公》
原文 “当仁,不让于师。”
含义 面对仁德之事,不推让、不退缩
使用场景 职场、社会、学术等
现代意义 鼓励担当、责任与勇气

如需进一步扩展为文章或演讲稿,也可以继续补充相关人物故事或历史背景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