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成语吴下阿蒙释义】“吴下阿蒙”是一个出自《三国志·吴书·吕蒙传》的成语,原意是指东吴名将吕蒙原本不学无术,后来经过努力学习,变得学识渊博、才智出众。后人用“吴下阿蒙”来比喻人学识浅薄、缺乏修养,或形容一个人经过努力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。
该成语常用于批评那些起初能力不足但后来有所进步的人,也可以用来鼓励他人不断学习和成长。
成语“吴下阿蒙”释义总结
| 项目 | 内容 |
| 成语名称 | 吴下阿蒙 |
| 出处 | 《三国志·吴书·吕蒙传》 |
| 原意 | 指东吴将领吕蒙早年不学无术,后来通过努力成为有才之人 |
| 引申义 | 1. 比喻人学识浅薄 2. 表示某人经过学习后有了显著提升 |
| 使用场合 | 批评或鼓励他人学习、成长 |
| 近义词 | 学富五车、才高八斗(用于正面) 胸无点墨、不学无术(用于负面) |
| 反义词 | 博古通今、才思敏捷 |
| 典故人物 | 吕蒙(三国时期东吴名将) |
成语使用示例:
- 正面用法:
“他以前是个‘吴下阿蒙’,现在却成了公司里的骨干人才。”
- 负面用法:
“你别再当‘吴下阿蒙’了,多读点书吧。”
小结:
“吴下阿蒙”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,更是一种人生经历的写照。它提醒我们,每个人都有可能从无知走向智慧,只要愿意努力学习,就一定能实现自我提升。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既可以借此激励自己,也可以用来评价他人的成长过程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