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原文】一、
“映阶碧草自春色,隔叶黄鹂空好音”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《蜀相》,是这首七言律诗中的经典名句。这两句诗描绘了诸葛亮祠堂前的自然景色,借景抒情,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敬仰与对时局的感慨。
“映阶碧草”形容台阶上的青草在春日阳光下显得格外翠绿,充满生机;“隔叶黄鹂”则是说黄鹂鸟在树叶间鸣叫,声音清脆悦耳。然而,“空好音”却透露出一种无奈之情——尽管景色优美,但此时此地已无英雄人物,只有空荡荡的鸟鸣,令人感到寂寥与惆怅。
整句诗表面上写景,实则寓情于景,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美,也有对历史人物的追思和对现实的不满。
二、原文及解析表
| 原文 | 解析 |
| 映阶碧草自春色 | 阶梯上的碧绿青草在春天的阳光下显得格外鲜亮,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。 |
| 隔叶黄鹂空好音 | 树叶之间传来黄鹂清脆的鸣叫声,声音悦耳动听,但“空”字暗示了这种美好只是徒劳,没有知音或回应。 |
三、诗句背景简述
《蜀相》是杜甫在公元760年(唐肃宗上元元年)所作,当时他居住在成都,游览武侯祠,缅怀三国时期的蜀汉丞相诸葛亮。诗中不仅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,也寄托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与个人壮志未酬的感慨。
四、诗句赏析
- 语言凝练:两句诗仅14字,却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,同时蕴含深意。
- 情景交融: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,表达内心的情感波动。
- 情感含蓄:不直接表达情绪,而是通过“空好音”等词语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孤独感。
五、结语
“映阶碧草自春色,隔叶黄鹂空好音”虽为写景之句,却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情感与人生哲理。它不仅是杜甫诗歌艺术的典范,也是中国古典诗词中情景交融的代表之作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