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扶摇直上九万全诗】“扶摇直上九万里”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《上李邕》一诗,原句为:“大鹏飞兮振八裔,中天摧兮力不济。余风激兮万世,后人哀兮悲未已。”但其中最广为流传、脍炙人口的句子是“扶摇直上九万里”,常被误认为是整首诗的标题或全文。
实际上,“扶摇直上九万里”并非一首完整的诗,而是出自李白对庄子《逍遥游》中“鹏之徙于南冥也,水击三千里,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”的化用与发挥。李白借此表达自己志向高远、胸怀天下的豪情壮志。
一、诗句背景与出处
项目 | 内容 |
出处 | 李白《上李邕》(部分引用)及《逍遥游》 |
原文 | “扶摇直上九万里” |
作者 | 李白(化用庄子) |
意义 | 表达志向高远、追求自由的精神境界 |
二、诗句含义解析
“扶摇”指旋风,古人常用“扶摇”形容大风;“九万里”则是夸张手法,表示极高的飞行距离。整句意为:大鹏乘着旋风,一飞就是九万里,象征着超越世俗、追求理想的气魄。
三、常见误解与辨析
问题 | 解答 |
是否有“扶摇直上九万全诗”? | 无此完整诗作,为误传或误读 |
为何会被当作诗名? | 因“扶摇直上九万里”广为流传,被误认为整首诗 |
原诗是否为李白所写? | 部分内容为李白化用庄子原文,非原创全诗 |
四、相关作品与影响
作品名称 | 作者 | 简介 |
《逍遥游》 | 庄子 | 道家经典,描述大鹏展翅九万里的意境 |
《上李邕》 | 李白 | 表达对李邕的敬仰与自身抱负 |
《大鹏赋》 | 李白 | 直接描写大鹏形象,体现豪迈风格 |
五、总结
“扶摇直上九万里”虽非一首完整的诗,但它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力量,成为中华文化中追求理想、突破束缚的象征。在文学创作与日常表达中,这一句常被用来激励人心,展现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。
如需进一步了解李白的诗风或庄子的思想,可参考《李白全集》与《庄子·内篇》等相关文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