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平水韵四支韵字表】在古典诗词创作中,“平水韵”是清代以前文人使用的主要押韵体系,其分类严谨、结构清晰,对诗词的格律和音韵有重要影响。其中,“四支韵”是平水韵中的一个韵部,收录了多个常用汉字,适用于五言、七言等近体诗的押韵。
本文将对“平水韵四支韵”进行简要总结,并列出该韵部的全部韵字,便于读者查阅与学习。
一、四支韵概述
“四支韵”属于平水韵中的上平声部分,主要包含以“i”或“e”为韵母的汉字,发音较为清亮,适合用于表达情感细腻、意境悠远的诗句。该韵部在古诗词中应用广泛,尤其在唐宋时期的作品中频繁出现。
需要注意的是,由于古今语音变化,部分字在现代普通话中已不完全符合“四支”的发音,但在古典诗词中仍视为同韵字。
二、四支韵字表(共27个)
序号 | 韵字 | 拼音 | 注释说明 |
1 | 之 | zhī | 表示“到”、“往”之意 |
2 | 支 | zhī | 常用于表示“支撑”、“支持” |
3 | 纸 | zhǐ | 多用于表示“纸张” |
4 | 仕 | shì | 指“官职”、“士人” |
5 | 似 | sì | 表示“像”、“类似” |
6 | 是 | shì | 表示肯定、判断 |
7 | 而 | ér | 连词,表示转折或连接 |
8 | 羁 | jī | 表示“束缚”、“羁绊” |
9 | 时 | shí | 时间、时候 |
10 | 治 | zhì | 治理、处理 |
11 | 池 | chí | 水池、池塘 |
12 | 姿 | zī | 姿态、风姿 |
13 | 炽 | chì | 火焰炽热 |
14 | 资 | zī | 资源、资本 |
15 | 资 | zī | (重复) |
16 | 治 | zhì | (重复) |
17 | 志 | zhì | 志向、志气 |
18 | 祠 | cí | 宗祠、祭祀场所 |
19 | 驰 | chí | 马奔跑、迅速 |
20 | 思 | sī | 思念、思考 |
21 | 期 | qī | 期望、日期 |
22 | 施 | shī | 施加、施予 |
23 | 诗 | shī | 诗歌、诗作 |
24 | 谪 | zhé | 贬谪、降职 |
25 | 折 | zhé | 折断、折损 |
26 | 题 | tí | 题目、题写 |
27 | 雪 | xuě | 冬天的自然现象 |
> 注:部分字如“资”、“治”等在不同文献中有重复收录的情况,实际使用时需根据上下文判断。
三、结语
“平水韵四支韵”作为古代诗词的重要韵部之一,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语言美感。掌握这一韵部的字词,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创作古典诗词。对于初学者而言,建议结合具体诗作进行学习,逐步体会其音韵之美与用字之妙。
通过本文的整理与总结,希望能为热爱古典文学的朋友提供一份实用的参考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