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一穷二白的意思】“一穷二白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来形容一个国家、地区或个人在经济、文化、科技等方面极度落后、基础薄弱的状态。这个词语最早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,当时用于描述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整体发展水平较低的现实。
“一穷二白”中的“一穷”指的是经济上贫穷;“二白”则指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方面非常落后,几乎是一片空白。因此,这个词不仅表达了物质上的匮乏,也包含了精神层面的贫瘠。
一穷二白的具体含义总结:
项目 | 内容说明 |
词义 | 形容经济、文化、科技等各方面都极为落后,基础薄弱 |
来源 | 20世纪50年代中国,用于描述建国初期的国情 |
用法 | 多用于历史回顾或对比发展前后的变化 |
情感色彩 | 带有一定的贬义,但也可用于客观描述历史状态 |
使用场景 | 政治、经济、历史类文章或演讲中常见 |
举例说明:
- 历史背景: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,国家经济凋敝,工业基础薄弱,文盲率高,科技几乎为零,因此被形容为“一穷二白”。
- 现代应用:如今,“一穷二白”常被用来形容某个领域或地区在起步阶段的状况,比如“某地刚开始发展,还处于一穷二白的状态”。
总结:
“一穷二白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形容词,它承载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记忆,也反映了国家从落后走向发展的历程。了解这个词的含义,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过去,珍惜现在的成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