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问心有愧什么意思】“问心有愧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表达一个人内心感到内疚、不安或自责的情绪。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人对自身行为或决定的反思和道德上的自我谴责。
一、
“问心有愧”字面意思是“问自己的心,感到有愧”,引申为在面对某些事情时,因为自己做错了事或没有尽到责任,而产生的一种内心的不安与羞愧感。这种情绪通常源于道德、责任、良知等方面的压力。
这个成语多用于描述人在面对错误、过失或未尽义务时的心理状态,常出现在文学作品、日常交流中,具有较强的主观情感色彩。
二、表格展示
词语 | 问心有愧 |
拼音 | wèn xīn yǒu kuì |
含义 | 因内心不安或自责而感到羞愧 |
出处 | 现代汉语常用成语,无明确古籍出处 |
用法 | 多用于描述个人因过错或失职而产生的心理状态 |
近义词 | 内疚、羞愧、悔恨、自责 |
反义词 | 心安理得、无愧于心、问心无愧 |
情感色彩 | 负面、带有自省意味 |
使用场景 | 文学、日常对话、自省、批评他人等 |
示例句子 | 他因为没照顾好家人,常常问心有愧。 |
三、延伸理解
“问心有愧”不仅是一种情绪表达,更是一种道德意识的体现。它反映了人们对自己行为的反思能力和责任感。在现实生活中,当一个人做出违背道德或承诺的事情后,往往会经历“问心有愧”的过程,这有助于促使人改正错误、提升自我。
此外,这一成语也常被用来劝诫他人要诚实、守信、尽责,以避免未来陷入内疚与不安之中。
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,“问心有愧”不仅是语言上的表达,更是人性中自我反省与道德约束的重要体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