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七窍冒火词语解释】“七窍冒火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来形容人非常生气、愤怒到极点的状态。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人在极度愤怒时,面部表情和情绪反应强烈,仿佛从七个孔窍(眼、耳、鼻、口等)中喷出火焰一般。
一、词语解释
- 出处:该词最早见于古代文学作品,如《西游记》等,用以形容人物情绪激烈。
- 字面意思:“七窍”指人的双眼、双耳、双鼻、口、肛门等七个主要孔窍;“冒火”则表示像冒出火焰一样。
- 引申义:形容人怒火中烧、气愤难忍,情绪激动到极点,甚至可能失去理智。
- 使用场合:多用于口语或文学描写中,表达强烈的愤怒情绪。
二、词语结构分析
词语 | 拼音 | 含义 | 用法 |
七窍 | qī qiào | 指人体的七个孔窍,通常指眼、耳、鼻、口等 | 多用于比喻或夸张描述 |
冒火 | mào huǒ | 形容愤怒、生气 | 常与“七窍”搭配使用,加强情绪表现 |
三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类型 | 词语 |
近义词 | 怒发冲冠、火冒三丈、暴跳如雷、怒不可遏 |
反义词 | 心平气和、冷静沉着、心如止水、泰然自若 |
四、使用示例
1. 他一听这话,顿时七窍冒火,气得直跺脚。
2. 那个经理被老板批评后,七窍冒火,当场摔门而去。
3. 看到自己辛苦做的项目被别人抢走,她简直七窍冒火。
五、总结
“七窍冒火”是一个形象生动、富有表现力的成语,常用于描述人因愤怒而情绪失控的状态。它不仅具有强烈的画面感,还能准确传达出说话者的情绪强度。在日常交流或文学创作中,恰当使用这一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。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七窍冒火 |
含义 | 形容极度愤怒 |
出处 | 古代文学作品 |
结构 | 七窍 + 冒火 |
近义词 | 怒发冲冠、火冒三丈 |
反义词 | 心平气和、冷静沉着 |
使用场景 | 口语、文学描写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