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不绝如缕的意思】“不绝如缕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声音、气息或事物等连续不断、微弱但持续的状态。这个成语多用于文学或正式场合,表达一种虽微弱却依然延续的意境。
一、成语释义
词语 | 不绝如缕 |
拼音 | bù jué rú lǚ |
出处 | 《汉书·司马迁传》:“声如不绝如缕。” |
释义 | 形容声音、气息或事物等微弱但持续不断,像细丝一样连绵不绝。 |
用法 | 多用于描写声音、气息、情感、希望等的持续状态。 |
近义词 | 延续不断、绵延不绝、若隐若现 |
反义词 | 截断、中断、终止 |
二、使用场景举例
场景 | 示例句子 |
音乐 | 他轻声哼着歌,声音不绝如缕,仿佛从遥远的地方传来。 |
情感 | 尽管多年未见,那份友情依旧不绝如缕,未曾改变。 |
自然景象 | 山间的小溪不绝如缕,流淌在石缝之间。 |
希望 | 在困境中,他心中那点希望仍不绝如缕,支撑着他前行。 |
三、常见误用与注意事项
1. 不要误解为“非常强烈”:虽然“不绝”表示不断,但“如缕”强调的是“细微”的状态,不能用来形容强烈的、持续不断的动作。
2. 避免用于口语化表达:此成语较为文雅,适合书面语或正式场合,日常口语中较少使用。
3. 注意搭配对象:通常用于声音、气息、情感、希望等抽象或细腻的事物,不宜用于具体事物如“流水”“车流”等。
四、总结
“不绝如缕”是一个富有诗意的成语,用来形容某种事物虽微弱但持续不断的状态。它在文学作品中常被用来渲染氛围、表达情感,具有较强的意境美。理解其含义和使用方式,有助于更准确地运用在写作或表达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