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行业资讯 > 宝藏问答 >

陈太丘与友期行翻译

2025-09-20 22:44:55

问题描述:

陈太丘与友期行翻译,急哭了!求帮忙看看哪里错了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9-20 22:44:55

陈太丘与友期行翻译】一、

《陈太丘与友期行》是《世说新语》中的一篇短文,讲述的是陈太丘(即陈寔)与朋友约定同行,但朋友迟到,陈太丘离开后,朋友到访,其子陈元方在门口应对的故事。文章通过这一事件展现了古人对“信”与“礼”的重视,同时也体现了少年陈元方的机智与明理。

文章语言简练,情节紧凑,寓意深刻,是古代文学中关于诚信和礼仪教育的典范之作。

二、原文与翻译对照表

原文 翻译
陈太丘与友期行,期日中。 陈太丘和朋友约定一同出行,约定在中午时分。
过中不至,太丘舍去,去后乃至。 过了中午朋友还没到,陈太丘就离开了,离开之后朋友才到。
元方时年七岁,门外戏。 陈元方当时只有七岁,在门外玩耍。
客问元方:“尊君在不?” 朋友问陈元方:“你父亲在吗?”
答曰:“待君久不至,已去。” 陈元方回答:“等了您很久您没到,已经走了。”
友人便怒曰:“非人哉!与人期行,相委而去。” 朋友生气地说:“不是人啊!和别人约定一起走,却丢下别人自己走了。”
元方曰:“君与家君期日中。日中不至,则是无信;对子骂父,则是无礼。” 陈元方说:“您和我父亲约定在中午。中午您没到,就是没有信用;当着儿子的面骂父亲,就是没有礼貌。”
友人惭,下车引之。 朋友感到惭愧,下车拉他。
元方入门不顾。 陈元方走进门去,头也不回。

三、总结

《陈太丘与友期行》虽然篇幅短小,但内容丰富,思想深刻。它不仅展示了古代社会对“信”与“礼”的高度重视,也反映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。通过陈元方的言行,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年幼的孩子如何在面对长辈的失礼时,保持冷静并有理有据地指出对方的错误。

这篇文章不仅是语文学习中的经典篇章,更是道德教育的重要素材,值得我们反复品味和思考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