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挟山超海出处于哪里】一、
“挟山超海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来形容人具有非凡的勇气和力量,能够克服极其艰难的困难。这个成语出自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,原文为:“挟太山以超北海,语人曰‘我不能’,是诚不能也。”意思是:如果一个人想要把太山(即泰山)挟在腋下跳过北海,然后对别人说“我做不到”,这确实是做不到的。
从字面来看,“挟山”是指用双手夹起一座山,“超海”则是跨越大海,这两个动作都超出了人的能力范围,因此“挟山超海”常被用来比喻不可能完成的事情,或者形容人有超出常人的能力与决心。
虽然现代人较少使用这个成语,但在文学或正式场合中,它仍能表达一种强烈的意志力和不畏艰难的精神。
二、表格展示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名称 | 挟山超海 |
出处 | 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 |
原文出处 | “挟太山以超北海,语人曰‘我不能’,是诚不能也。” |
字面意思 | 夹起大山,越过大海,形容极难做到的事 |
引申意义 | 比喻难以实现的目标,或形容人有超凡的能力与决心 |
现代用法 | 较少使用,多用于文学或强调意志力的语境 |
同义词 | 难以企及、望而生畏、力所不及 |
反义词 | 轻而易举、易如反掌、唾手可得 |
三、结语
“挟山超海”虽非常见成语,但其背后蕴含的哲理值得深思。它不仅反映了古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,也表达了对人类意志力的赞美。在当今社会,虽然我们不再需要“挟山越海”,但这种精神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