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寡廉鲜耻是什么意思】“寡廉鲜耻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缺乏廉耻心,不知羞耻。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被用来批评那些行为不端、道德低下的人。
一、成语释义
- 寡廉:指缺乏廉洁、清廉的品德。
- 鲜耻:指很少感到羞耻,没有羞耻心。
合起来,“寡廉鲜耻”就是形容一个人没有廉耻之心,行为卑劣,不知悔改。
二、成语来源
“寡廉鲜耻”最早见于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:“人富而仁义不足者,其财多也;人贫而仁义足者,其志清也。……故曰:‘寡廉鲜耻,而利口善赋。’”
这句话的意思是说,有些人虽然富有,却缺乏廉耻,喜欢花言巧语地为自己辩护。
三、用法与例句
使用场景 | 示例句子 |
批评他人行为 | 他为了利益不择手段,真是寡廉鲜耻。 |
描述社会现象 | 这种寡廉鲜耻的行为,严重损害了社会风气。 |
教育引导 | 要从小培养孩子的羞耻心,避免成为寡廉鲜耻之人。 |
四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类型 | 成语 |
近义词 | 无耻之徒、不知羞耻、恬不知耻 |
反义词 | 品行端正、知书达理、有羞耻心 |
五、总结
“寡廉鲜耻”是一个带有强烈贬义色彩的成语,用来形容一个人道德败坏、缺乏廉耻。它不仅用于个人批评,也可用于社会现象的反思。在使用时要注意语境,避免误用或过度指责他人。
成语 | 寡廉鲜耻 |
含义 | 缺乏廉耻心,不知羞耻 |
出处 | 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 |
用法 | 批评、教育、描述 |
近义词 | 无耻之徒、恬不知耻 |
反义词 | 品行端正、知书达理 |
通过了解“寡廉鲜耻”的含义和用法,我们可以在日常交流中更准确地表达观点,同时提升自身的语言素养和道德认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