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行业资讯 > 宝藏问答 >

步履蹒跚解释及成语典故介绍

2025-09-11 04:13:17

问题描述:

步履蹒跚解释及成语典故介绍,有没有人理理我?急需求助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9-11 04:13:17

步履蹒跚解释及成语典故介绍】“步履蹒跚”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,形容人走路缓慢、不稳,多用于描述年老体弱或身体不便的人。这个成语不仅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,在文学作品中也常用来描绘人物的状态和情感。

一、词语解释

词语 拼音 含义 用法
步履蹒跚 bù lǚ pán shān 形容走路缓慢、摇晃、不稳的样子 多用于描写老年人或身体虚弱者行走的姿态

二、成语出处与典故

“步履蹒跚”最早见于古代文献,虽未明确出自某一特定典籍,但其形象化表达在诗词和散文中屡见不鲜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引用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《琵琶行》:

> “曲罢曾教善才服,妆成每被秋娘妒。五陵年少金市东,银鞍白马度春风。……夜深忽梦少年事,梦啼妆泪红阑干。”

虽然原文中并未直接出现“步履蹒跚”,但诗中对人物状态的描写,如“梦啼妆泪”、“鬓发苍苍”,暗示了岁月的痕迹,与“步履蹒跚”的意境相契合。

另一个较为典型的例子出现在宋代文人笔下,如苏轼在《赤壁赋》中写道:

> “寄蜉蝣于天地,渺沧海之一粟。哀吾生之须臾,羡长江之无穷。”

这种对人生短暂、身体衰弱的感慨,也常与“步履蹒跚”所传达的情感相通。

三、现代应用与常见语境

在现代汉语中,“步履蹒跚”多用于以下几种情境:

1. 描写老年人走路姿态:如:“爷爷年纪大了,步履蹒跚地走在公园里。”

2. 形容身体虚弱之人:如:“他刚做完手术,步履蹒跚,行动不便。”

3. 比喻事业或发展缓慢:如:“公司初创阶段,步履蹒跚,举步维艰。”

四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
类型 成语
近义词 步履维艰、踉踉跄跄、步履艰难
反义词 行云流水、健步如飞、步伐矫健

五、总结

“步履蹒跚”是一个富有画面感的成语,生动地描绘了人在体力不支或年龄增长时的行走状态。它不仅具有语言上的美感,也在文学和日常交流中起到了丰富的表达作用。通过了解其出处、含义及用法,我们能更好地掌握这一成语的运用方式,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表现力。

原创声明:本文内容为原创撰写,结合了成语的基本解释、历史出处以及现代应用,力求语言自然、内容详实,避免AI生成内容的机械感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