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半枝莲简单介绍】半枝莲,又名“蓝花丹”、“地丁草”,是唇形科植物,广泛分布于中国各地,尤其在南方地区较为常见。它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,具有清热解毒、消肿散结、利湿排脓等功效,常用于治疗咽喉肿痛、疮疡肿毒、湿热黄疸等症状。由于其药用价值较高,近年来在中药市场中备受关注。
半枝莲简介()
半枝莲为多年生草本植物,全株有毛,茎四棱形,叶片对生,花呈淡蓝色或紫色,花期多在夏季。其根、叶、花均可入药,尤以根部药效最佳。中医认为其性味苦、辛、寒,归肺、肝经,具有较强的抗炎、抗菌和抗氧化作用。
现代研究表明,半枝莲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,如黄酮类、皂苷类、挥发油等,这些成分有助于增强免疫力、改善血液循环,并对某些肿瘤细胞具有抑制作用。因此,半枝莲不仅在传统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,在现代医药研究中也逐渐受到重视。
半枝莲主要信息一览表
项目 | 内容 |
中文名称 | 半枝莲 |
别名 | 蓝花丹、地丁草、半支莲 |
拉丁学名 | Scutellaria barbata D.Don |
科属 | 唇形科(Lamiaceae) |
形态特征 | 多年生草本;茎四棱形,被柔毛;叶对生,卵状披针形;花淡蓝色或紫色 |
药用部位 | 根、叶、花 |
性味归经 | 苦、辛、寒;归肺、肝经 |
功效主治 | 清热解毒、消肿散结、利湿排脓;用于咽喉肿痛、疮疡肿毒、湿热黄疸等 |
化学成分 | 黄酮类、皂苷类、挥发油、多糖等 |
现代研究 | 抗炎、抗菌、抗氧化、抗肿瘤作用 |
生长环境 | 多生于山坡、草地、路旁等湿润处 |
分布区域 | 中国大部分地区,尤其是长江流域及华南地区 |
结语:
半枝莲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,不仅在民间广泛应用,也在现代医学研究中展现出广阔前景。了解其基本特性与药用价值,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和利用这一自然馈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