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妇孺皆知的准确意思是什么】“妇孺皆知”是一个常见的成语,常用于形容某些事情或人物非常有名,连妇女和小孩都知道。然而,许多人可能并不清楚这个成语的确切含义和使用场景。本文将从字面意义、实际用法以及常见误区等方面进行总结,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其含义与用法。
一、
“妇孺皆知”出自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:“夫贤者之为人,不以富贵为荣,而以德行为先,故能动天地,感鬼神,使妇孺皆知。”原意是指有德行的人,其事迹广为人知,甚至连妇女和小孩都了解。后来,该成语逐渐演变为形容某人或某事非常著名,知名度极高,几乎人人皆知。
需要注意的是,“妇孺皆知”强调的是“知晓”的程度,而非“尊重”或“敬仰”。因此,它通常用于正面描述,如名人、名著、重大事件等。
在日常使用中,很多人误以为“妇孺皆知”是贬义词,其实不然。它只是客观地描述一个事物的知名度高,没有褒贬色彩。
二、表格展示
词语 | 妇孺皆知 |
拼音 | fù rú jiē zhī |
出处 | 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 |
字面意思 | 妇女和小孩都知道 |
实际含义 | 形容某人或某事非常著名,家喻户晓 |
使用对象 | 名人、名著、重大事件等 |
褒贬色彩 | 中性偏褒(强调知名度) |
常见误用 | 误认为是贬义词;误用于不合适的语境 |
近义词 | 家喻户晓、尽人皆知、众所周知 |
反义词 | 鲜为人知、默默无闻、人所不知 |
三、注意事项
1. 避免滥用:不要随意用于不太知名的事物,否则会显得夸张。
2. 语境合适:多用于正式或书面语中,口语中较少使用。
3. 区分含义:注意不要将“妇孺皆知”与“妇道人家”等类似词语混淆。
四、结语
“妇孺皆知”是一个表达知名度极高的成语,正确理解其含义有助于我们在写作和交流中更准确地使用它。了解成语背后的文化背景和实际用法,能够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专业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