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行业资讯 > 宝藏问答 >

才貌双全的出处是什么

2025-08-31 11:00:06

问题描述:

才貌双全的出处是什么,求快速帮忙,马上要交了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8-31 11:00:06

才貌双全的出处是什么】“才貌双全”是一个常用于形容一个人既有才华又有美貌的成语。它在文学作品、影视作品乃至日常生活中都被广泛使用,但很多人并不清楚它的具体出处。本文将从历史文献和文学作品中查找相关依据,总结“才貌双全”的来源。

一、

“才貌双全”最早出现在古代文学作品中,用来形容一个人不仅才华出众,而且相貌俊美。虽然这一词语并非出自某一部特定的经典著作,但在明清小说中已有较多使用。例如《红楼梦》《西游记》等古典名著中都有类似表达。此外,在一些文人笔记和诗词中也能看到类似的描述。

总体来看,“才貌双全”作为一个固定搭配,主要来源于中国古代对理想人格的追求,强调“德、才、貌”三者兼具。这种观念在传统社会中具有重要地位,尤其在士大夫阶层中更为突出。

二、出处对比表格

词语 出处文献 作者/朝代 内容简述 是否为“才貌双全”原词
才貌双全 《红楼梦》 曹雪芹(清代) 描述贾宝玉、林黛玉等人物才情与外貌 否(为后世常用表达)
才貌 《聊斋志异》 蒲松龄(清代) 多用于描写人物才情与容貌
才貌兼备 《西游记》 吴承恩(明代) 形容孙悟空等角色才智与外表
才貌 《儒林外史》 吴敬梓(清代) 描述书中人物才学与相貌
才貌双全 《醒世恒言》 冯梦龙(明代) 用于描述女性人物的才貌
才貌 《牡丹亭》 汤显祖(明代) 强调人物才情与美貌

三、结论

“才貌双全”虽无明确的单一出处,但其概念可追溯至明清时期的小说和戏曲作品。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对理想人格的审美标准,也体现了文化中对“才”与“貌”并重的价值观。如今,这一词语已成为现代汉语中常用的褒义成语,广泛用于赞美他人。

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,“才貌双全”是经过长期语言演变形成的表达方式,而非源自某一特定经典文献。它在不同文学作品中的使用,丰富了其内涵,也使其更具生命力和传播力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